顶尖科学家与英才学生同桌对话,桌布讨论载满奇思妙想
2020-11-02
新华网
字号: 默认
分享至: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11月1日上午,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迎来了一场“元气满满”的活动:顶尖科学家小科学家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马大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为顶尖科学家代表现身论坛现场,与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的55位“小科学家”同桌对话。

图为“小科学家”代表分享展示科学探究小课题

  论坛首先由八位“小科学家”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收获、对科学和未来的畅想等。来自重庆市第十一中学的谢睿奇根据日常观察,提出《论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的初步试探性研究》这一小课题。他通过网课自主学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各维度的归因占比。

图为上海浦东新区协和双语学校的郭秦菘展示自制蛇形机器人

  “我带了个宝贝来现场”,小科学家论坛上,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协和双语学校的郭秦菘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蛇形机器人。他在一次农村调查中注意到,农药过量喷洒问题广泛存在于当前农业生产中,农民们基本依赖个人经验判断用哪种、应该喷多少。因此,他提出《基于GoogleNet和MATLAB的农药过量喷洒综合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现实困扰。“制作这个蛇形机器人的实物,我大概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它真的能够迅速、灵活地在田地里穿梭。”郭秦菘自信地说完之后,把蛇形机器人盘挂在脖子上走下台去,真挚的笑容让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图为“小科学家”们展示手绘思维图

  随后的桌布讨论环节更是将论坛带入新的高潮,55位“小科学家”分为4组,每组由一位顶尖科学家导师带队进行讨论,讨论话题紧扣科学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现象。

  “我们如何定义科研的创新?不同水平上的研究发现都如何推动科研发展?”“在解决问题前,我们或许应该利用大数据调查先摸清现存的问题、阻力。”“您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怎么看?”“神经网络模型同样能够反映自主学习的优越性。”……40分钟的时间里,“小科学家”们从未被题目所局限,他们从自身的优势和研究出发,展开朋辈间交流。

 

责任编辑:罗沛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