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效果有望高效提升
亚历山大教授尝试的运输工具是超声波。他将超声波形成的运载空间称为“小泡泡”。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发展,这一多发于老人的疾病,不仅带来个体痛苦,也已成为全球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困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在国家地区社会的发展。
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上,来自法国索邦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医学教授亚历山•卡朋特,展示了一个全新方法,用于突破人体血脑屏障,更精准给药。据了解,这一研究的应用前景,有望令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效果获得高效提升。
“人体中天然有着重重保护,但有些时候,它们却阻碍了对疾病的治疗,”亚历山大教授举例,血脑屏障就是如此。大脑,是非常有用的器官。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一般通过血液循环给药的治疗方法,却在此碰壁。怎样才能跨过血管和脑之间这个严防死守的区隔呢?
亚历山大教授尝试的运输工具是超声波。他将超声波形成的运载空间称为“小泡泡”,在创新方法下,仅用六小时,超声波就能运送“小泡泡”穿越血脑屏障。这一试验已经在小动物上获得成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人体同样有效。他介绍,难题在于,和试验用小动物相比,人类大脑体积大得多,如果仅仅是将方法照搬放大,99%的超声波能量将被吸收。这意味着,给药效果将应能量衰减大打折扣。
研究小组进一步努力,对“运输通道”进一步改进完善,终于获得更加安全的方法。2014年,第一次在人类患者身上做试验,结果显示,药物在大脑中的吸收率上升五倍,给药效率大大提升。
“未来,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进一步打通、扩大血脑屏障,”亚历山大教授说,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定向研究易正在展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