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论坛为何令诺奖得主念念不忘?世界顶尖青年科学家论坛今天开启,他们代表未来
2019-10-29
文汇报
字号: 默认
分享至:

  青年、青年还是青年!今年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你会发现,顶尖科学家们对与青年科学家的交流十分热衷,青年成了顶尖科学家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比如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克就说,老科学家要为青年科学家创造更好的条件。

莱维克.jpg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克

  明天,世界顶尖青年科学家论坛就将在滴水湖畔开启,有近百名青年科学家报名参加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他们来自全球的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既有剑桥大学、美国科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重点实验室的青年才俊,也有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中科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年轻教授,其中国内的青年学者超过70%。

青年1.jpg


  青年论坛采用时髦的“桌布论坛”形式,设立15张圆桌,每桌坐14-16位,深度讨论交流,将本桌讨论的共识写在一张桌布上,然后用2分钟在大会上进行介绍;同时采用“海报交流”形式,100位青年科学家科学研究成果将进行直观展示,还有10位青年将上台发言。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姓名                

方向                

Affiliation                

Note                

1                

洛瑞                

mRNA                

MRC剑桥                

英国                

2                

托马斯                

超分子自组装                

斯特拉斯堡大学                 

法国                

3                

杰夫                

睡眠与神经损伤                

UCLA                

美国                

4                

亚历山大                

超声波与血脑屏障                

索邦大学                

法国                

5                

尼玛                

早产多组学                

斯坦福大学                

美国                

6                

虞晶怡                

图像信息                

上海科技大学                

中国                

7                

尤妮娜                

数据恢复                

魏兹曼科学研究所                

以色列                

8                

江颖                

水的原子尺度态                

北大                

中国                

9                

刘仁保                

量子物理                

港中文                

中国香港                

10                

特雷西                

暗物质                

MIT                

美国                


  青年人的研究方向都充满了时尚、前沿、甚至带有黑科技的色彩。如上海科技大学的虞晶怡教授将全球最顶尖的光场技术引入到虚拟现实领域,带来最真实、自然的虚拟体验,大大解决了虚拟现实体验差的问题,做到在虚拟世界里重现人眼看世界。

  正如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所说,跨界交流、学科交叉互动,是这次论坛最大的特点。大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学习借鉴其他领域的成果,有助于启发青年科学家新的思考和洞见。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也表示,当今各领域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必须共同合作,才能产生“1+1>2”的效果。这种跨界意识的培养,越年轻越好。不同背景的‘最强大脑’齐心协力,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热门推荐